这是一个形容说话态度含糊、躲闪不明的成语。"辞"指言辞、言语,而"词"虽然也有语言文字的意思,但在这个成语中应当使用"辞"字。"闪烁"形容说话时吞吞吐吐、含糊其词的样子,"其辞"指的就是说话的内容和方式。
从词源上看,"闪烁其辞"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"融闻有诏书,闪烁其辞,不敢质言。"这里描述的是窦融在回应朝廷诏书时,说话躲躲闪闪,不敢直言的状态。
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说话时态度不明确、故意含糊其词的情况。例如:面对记者的提问,该负责人闪烁其辞,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。又如: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,总经理不再闪烁其辞,而是坦诚地向员工作了详细说明。
"闪烁其辞"常用于描述人们在交谈或回应问题时的态度,带有贬义色彩。当我们形容一个人说话躲躲闪闪、含糊不清时,就可以用这个成语。例如: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,他深知在重大问题上闪烁其辞只会引起更多的猜疑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往往暗含对说话人态度的批评。如:在案件调查过程中,嫌疑人面对警方的询问总是闪烁其辞,这更加深了办案人员的怀疑。
从语言规范的角度来看,"闪烁其辞"是一个固定成语,其中的"辞"字不能随意更换为"词"。虽然"词"和"辞"在某些语境下可以通用,但在成语中必须按照约定俗成的写法使用。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,也是确保语言使用规范的需要。
在写作和口语交际中,我们应当注意区分"辞"和"词"的用法。当使用"闪烁其辞"这个成语时,一定要使用"辞"字,切勿写作"闪烁其词"。正确的用法如:对于大家关心的环保问题,企业代表不能闪烁其辞,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回应公众的质疑。